• 泉州西部快速通道線路圖(泉州建材城有哪些)

    說到石頭,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南安水頭。借助這種無中生有的產業,敢為人先的南安人從內到外,從當地到全國,不斷攻城略地,石頭城如雨后春筍。

    有海西石材城、東升南通國際石材城、石灣國際石材城。

    貴陽市花溪區石板鎮貴安大道旁,貴陽市貴安新區交界處,也有這樣一個——的綜合體,占地1600畝。早在10年前,就有一批,有遠見卓識的南商領袖,圈定了中國西南的這片土地。

    想再造一個新產業。

    當時為什么選擇投資貴州建材城?這個建材城有什么不一樣?前不久,本報記者采訪了貴州西部建材城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貴州省裝飾材料流通商會會長王文珂。

    投資133億元建設貴州西部建材城“貴州的石材產業起步較晚,但已逐漸成為貴州新的朝陽產業。”王文珂開門見山地告訴記者,2009年,黔西建材城項目是貴陽市花溪區人民政府引進的。

    成為貴州省100個城市綜合體重點項目之一。這個項目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由外來春商投資:由貴州省泉州商會近千名會員共同組建的貴州西部建材城發展有限公司和貴州泉商投資有限公司組織實施。

    項目靜態投資估算為133億元。

    據了解,建材城位于貴陽市花溪區石板輕工特色工業園。2012年3月22日正式開工,總占地面積1600畝,現有面積720畝,規劃總建筑面積105萬平方米。

    是貴州省最大的綜合性建材批發市場、倉儲中心和石材加工銷售基地。根據石板片區輕工特色商貿物流園的規劃定位,緊扣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整個項目將建設現代建材展示、電子商務交易、倉儲物流配送等線上線下交易平臺。

    為了更好地服務貴陽市、貴安新區乃至貴州省的社會經濟建設。

    一期主要是建設石材加工交易展區;二期涵蓋陶瓷、衛浴、地板、門業、樓梯、燈具、廚電、集成灶、采暖設備、凈水設備、空氣凈化、太陽能、油漆、壁紙、水槽、水暖、櫥柜、衣柜、自動衣架、地暖、板材、五金、裝飾材料。三期包括裝修材料電子交易系統、結算系統、信息系統、裝修材料超市、配套房、建材行業配套酒店、綜合辦公、采購交易市場等。

    可以說這是一個建材裝飾材料一站式采購中心。只要進了石頭城,就一站全配。

    預計2023年完工。貴州泉州商會當時為什么選擇這個會址?這個項目預計什么時候完成?王文珂分析說,貴州石材礦產豐富,這是一種資源優勢。黔西建材城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項目緊鄰紅星美凱龍。

    中鐵、碧桂園、保利、恒大等知名地產公司在8公里范圍內開發了10余個樓盤,面積達1500萬平方米,其中高端別墅、別墅級住宅開發量約300萬平方米,潛在客戶規模在貴州省首屈一指。

    截至目前,貴州西部建材城已完成15萬平方米的石材加工展示交易標準廠房、12萬平方米建材倉儲配送庫房以及18萬平方米的建材裝飾材料展示廳建設。

    建材城為貴陽的發展發揮積極作用。“迄今為止,我們已經承擔了貴陽市內多處建材市場搬遷的重任。其中,貴陽市南明區商務局主導的貴久建材城整體的遷入,保證了貴陽市輕軌一號線主要站點的建設,

    為貴陽市城市建設以及減輕交通壓力作出了一定貢獻。”王文科還告訴記者,在石板片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中,

    他們還投入1.8億元資金建成了連接貴安大道至地利物流園的新中廣線以及投資3000萬元的花溪文化旅游創新區產業大道,徹底打通了園區的交通瓶頸。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隨著1200多戶入駐商戶的開業,整個市場提供了就業崗位7000余個,吸引外出務工回流1000余名,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2018年實現銷售額50億元。目前,

    項目已經完成進度的60%,預計2023年全部完工。

    以商帶商”打通供應鏈作為一個在外泉商抱團投資的項目,如何發揮商會平臺的作用,又是如何保證會員企業的利益?王文科分析了在黔泉商的特色。他說:“成立于2007年的貴州省泉州商會,大部分成員從事建材行業,

    會員幾乎是南安人。自成立以來,商會一直在跟當地政府洽談建立建材市場。當時貴州沒有一個較為規模化、現代化的建材市場,我們就想通過泉州人,一起眾籌開發一個建材市場。”

    “因為規模很大,我們找了五大股東合伙。為了讓會員企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2012年我們拿出300多間店面,以成本價一平方米4300多元作為紅利,銷售給泉州老鄉,大家一起發展。”言及此,王文科充滿自豪,

    很多老鄉看好這一項目,紛紛投資置業。店面分為三層,一樓可以當展廳,二樓作辦公室,三樓作為展示之用。用這樣的營銷模式達到“以商帶商,以商招商”,真正實現抱團發展。

    為了讓更多人受益,2013年在這位商界大佬發起之下,貴州省裝飾材料流通商會應運而生。王文科坦言,近年來,貴州省換道超車,力推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期。大部分商會,

    都會通過商會的平臺招商,共享工程項目,形成完善的采購供應鏈條。在短短6年時間,貴州省裝飾材料流通商會不斷壯大,集聚了480多名精英,影響力與日俱增。

    據了解,依托貴州西部建材城,在黔泉商還成立貴州西建供應鏈有限公司,為客戶提供集中采購整體解決方案。比如,目標客戶需要采購裝飾建材,西建供應鏈優化物資采購流程,

    將建筑材料需求采購中數量多、品種雜、跨度大的物資通過集中采購的方式,統一報價提供至采購商處集中商議采購,準確、快速、高效制定采購解決方案。以此達到降低采購成本、提高采購作業整體效率,

    同時還配套提供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

    石材加工數控機床

    從小老板到商界大佬王文科可以說是在黔泉商的佼佼者。“我到貴陽創業已有21年了。1998年初到貴陽,盡管條件相當艱苦,治安也令人擔憂,但一家人咬緊牙堅持下來,從石材生意做起。

    后來發現當時到貴陽做陶瓷的南安人并不多,于是立馬轉行銷售瓷磚。”1999年,31歲的王文科成立了貴陽東陽建材有限公司,總代理廣東佛山順輝瓷磚批發、零售,事業算是有了起步。

    從最初一間25平方米的店面,到現在年銷售額五六千萬元,這是個巨大的蝶變。他坦言,做銷售無異于跑業務,最開始需要付出更多。成功的原因靠的是“勤勞”二字。這是從小磨煉出來的,13歲那年,他就開始出來打工,

    從一名打石頭的臨時小工做起。到15歲了,學會當小老板,雇傭別人打石頭,再到后來辦過廠。“打小吃過苦、受過累,多流點汗、多跑點腿,根本不是什么難事”。

    很幸運,創業路上也得到貴人的相助。王文科說,當時遇見一位很好的老鄉,晉江人,生意做得很大,像兄弟一樣待他,無論是在資金還是項目上,幾年時間銷售額不斷遞增。到了2005年,在業務需求下,

    成立第二家公司——貴陽東溪建材有限公司,公司業績蒸蒸日上。盡管這幾年生意起起伏伏,但一年下來,銷售額也有五六千萬元。

    近年來, 看中貴州建筑裝飾行業巨大的發展前景,借助貴州西部建材城,王文科先后成立貴州西部名匯家具有限責任公司、浙江中博裝飾集團貴州分公司。

    貴州西部名匯家具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7年,擁有美客美居家居建材博覽中心,投入3500萬元建設,商場面積約3萬平方米,目前是全國唯一一家代理世界品牌一站式購齊的商場。走進商場,

    可以看到40多個高端品牌,這是為客戶打造的五星級館,全部直接和一線品牌廠家合作,省去中間環節,又是自有物業,實現零房租,性價比很高。

    而浙江中博裝飾成立于1998年,至今已有21年歷史,2018年正式入駐貴州成立貴州公司。雖然成立僅有1年多時間,但涉及的面很廣,環保家裝、大宅設計、個性軟裝、工裝設計等領域,

    力求打造貴州品質裝修第一品牌的遠大目標。

    沒有商會就沒有西部建材城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王文科見證了貴州南安人的崛起,也成為帶頭大哥,對于商會,他有自己的一番認識和看法。

    “泉商進入貴州已有20多年歷史,到貴州投資創業的隊伍不斷擴大,至今貴州全省已達6萬多人,投資總額達1000億元以上。”王文科告訴記者,

    這些泉商經營行業有環保產業、陶瓷、衛生潔具、石材、茶葉、汽車配件、五金機械、服裝、鞋帽、通信器材、消防工程、環保工程,房地產開發、海鮮干貨、酒店等20多個行業。其中,

    建筑陶瓷、裝飾及建筑石材、衛生潔具、運動鞋、服裝在貴州市場占80%以上。

    而他所在的貴州省泉州商會力量不容小覷。這家成立于1997年5月1日的商會,是貴州省首家成立的異地商會。2007年,王文科便以副會長的身份加入。“剛開始加入商會,做事并不是很順利,

    所幸的是商會里的南安老鄉比較團結,大家相互幫襯,生意逐漸做大做強。”此后,借助商會平臺,王文科與一批老鄉開始與政府交流,進行招商引資,并于2009年在會長的帶領下進行地區考察,

    最終確定了在貴安新區石板鎮片區邊的地塊,開始籌建建材市場。

    正是加入泉州商會,不僅在生意上帶來更為廣闊的業務,也讓王文科意識到商會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因此,在貴陽市南安商會第二次換屆之際,他選擇加入屬于南安人自己的商會。他說:“如果沒有商會,

    也就沒辦法做成西部建材城。這是團體的力量,更是商會這個大平臺所帶來的無限潛能。”

    在王文科看來,商會是很好的溝通交流、投資平臺,會員與會員、會員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實現對接。在商會中,個人也是一步一步鍛煉出來的,交到很多朋友,通過朋友找到很多合作方。人多力量大,利益受到侵害時,

    由商會牽頭解決,讓人感到踏實。\\

    在外游子不忘桑梓認識王文科這位商界大佬,有點偶然。

    上個月,在海絲商報貴州通聯站授牌儀式當天,得知家鄉媒體來訪,他欣然前往,并接受記者的采訪。平頭短發,聲音略微沙啞,帶著磁性,話語中透露著豪邁……這位在貴闖蕩20多年的南安人,內心深處對家鄉滿懷情愫。

    “前幾天,利用放假期間,我們梧山村慈善會又捐了60多萬元,對村小學進行改造,現在已經在裝修中。”作為南安美林梧山村慈善基金會常務副會長,王文科亦是帶頭捐款,談及這個村級基金會,他滿臉自豪。

    落葉總要歸根,盡管常年在外,但他對家鄉慈善公益,十分關注。安裝村路燈及監控,捐建梧山幼兒園、梧山教學樓、梧山梧峰塔、老人活動中心等項目,這些村里人都是有目共睹的。面對剪不斷的家鄉情,逢年過節,

    他都會捐資捐物慰問老人,力所能及為鄉親們做點實事。

    談及家庭,他頗感欣慰。如今3個子女長大成人,開始獨立奮斗。對于妻子,他更多的是欽佩。在他看來,“妻子膽子大,理財能力強,這些年來幫忙打理公司財務事宜,在事業上起著很大幫助”。

    在飯桌上,他聊一聊而談,特別是福建的發展、推出的優惠政策,他特別關心,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回到福建,為家鄉經濟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來源:海絲商報

    深色 淺色
  • www.630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