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恨 下班兼職,可恨 連續六天下班兼職

    “連續6天打工”,哪里“可惡”?

    據《澎湃新聞》網1月17日報道,近日,一家地方新聞APP發布一段“26歲石家莊女性確診前連續打工6天”的視頻時,標題上寫著“可惡”。 這一下子惹怒了很多網友,認為該平臺無視當事人的感受,為制造話題完全沒有下限。 該APP隨后為此事道歉,并對相關編輯、評委進行開除、解聘、記過處分。

    在確診前,在沒有違反當地疫情防控規定的情況下,為這一生活而努力的女孩多日下班后打工也沒有不妥。 之后,被診斷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更加不幸。 各個媒體的報道非但沒有對此表示同情和關懷,反而被貼上“可惡”的標簽,令人遺憾和憤怒。

    減少人員集中和人口流動,是防控疫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實際情況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備在家工作的條件。 在“有色眼鏡”的掩護下,“連續打工六天”被認為是“原罪”。 ——按照他們的邏輯,下班后趕緊回家,去打工完全沒事。 這個年輕女孩不知道在家更安全的理由嗎? 那個兼職的背后有沒有“不得不這樣做”的無奈和痛苦,別人是不知道的。 現在,站在道德的頂點責備別人很容易,但改變思考很難。

    也許,像這位年輕女孩一樣,為了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為了在大城市立足,或者為了實現向上的社會潮流,很多人都在不斷地自力更生、奮斗。 很明顯,大多數人在感情和心理上都難以接受給奮進號貼上“被憎恨”的標簽。

    從某種意義上說,“連續打工六天”是很多人生存狀態的縮影。 ——不被磨難擊垮,不被挫折擊垮,知道現實比夢想更復雜殘酷,知道接受暫時的不滿,知道努力改變現狀,美好的生活需要自己去爭取、去創造,為了創造更美好的未來“連續打工6天”的年輕姑娘,不應該是“斜線”的青年,而應該是可愛有為的青年吧。

    給受害者貼上“可惡”的標簽,是少數人缺乏專業和職業道德的表現。 這樣的錯誤無論是對媒體還是輿論、輿論來說,都是更不能犯的錯誤。 我希望這樣的“二次傷害”不會再發生了。

    資料來源:工人日報

    深色 淺色
  • www.630zz.com